Welcome to Zhejiang Nancoa Standard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建筑行业“资质为王”的时代是不是将要过去?

作者:nanke 来源:本站 日期:2019-12-18 浏览:209次

跑了一趟又一趟、送去一大摞一大摞的申请材料、拼财力拼关系拼酒量......在建筑资质申请的道路上,倒下了无数的建企,也成就了许多人的“财富”。

行业内流传着这样的一种说法:在国内的建筑业中,“资质为王”。

不同于“资质是企业实力的认证书”这一官方说法,建筑资质对于中国的建筑市场而言,更像是一张不可或缺的“入场券”。说白了就是,有它该放行放行,没它哪哪儿都禁止通行。

再说的更深入一点:一家建企所拥有的资质的等级、类别和范围决定了它在建筑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并且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与建筑资质的重要性相对应的是,申请到它的困难程度。

我国将建筑企业划分为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序列,又将每个序列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如将总承包施工企业分为三级、二级、一级和特级,依次提高、层层升级,资质等级越高申请难度越大。

如果仅仅只是申请难度大也就罢了。现在的情况是:即便你们公司评资质的要求都达到了、该提交的也都提交了,自己去申请却也大概率批不下来。原因就是现在的建筑资质基本上都让一些代理机构给垄断了。

于是业内就有了这样的一种现象:真正在干工程的因为没有资质只能挂靠,而有资质的建企却又基本很少会有自己的工程项目。

说起来,这也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了。

一、实行了35年之久的,建筑资质管理制度

我国的建筑业资质管理实行的很早,从1984年就开始了。大家都学过历史,应该也大概知道那时候我们国家是处在计划经济时代,强调计划管理、专业管理。

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建企基本上都是“国”字头的,而列入政府计划的建筑工程也是直接分配到具有相应规模的建企头上。

当时,为了能够对建筑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国家借鉴了前苏联的工程管理模式,即通过不同的条件设定等级,对满足条件的建企授予相对应的资质等级,并且不允许没有获得资质的建企进入建筑市场。

如今,前苏联已经解体快30年了,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也走过了20多个年头,而建筑业的资质管理模式却还依然停留在分级分类的资质管理阶段。

这样真的没问题吗?

这样当然是有问题的。

事实上,这一“历史悠久”的制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并且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建筑市场的混乱与落后。

二、过度管理,是会出问题的

国家采取资质管理的方式来对建筑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说白了就是利用行政手段来实现市场平衡。这样的方式放在计划经济时代其实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资质管理的目标是维护工程承包市场的正常秩序,市场的优胜劣汰才是最直接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要知道,资质管理是不能够替代市场进行选择的。

人为地抬高行业的准入门槛、盲目地强调企业规模、设置过多过细的资质分类......资质管理在实行过程中是真的衍生出了许多的问题:

1)被过细分类抬高的专业壁垒

我国建工领域的资质分类很细,细到什么程度呢?根据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仅建筑业企业资质一项便可细分为百余项资质。

而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企业资质类型包括了建筑业企业资质、建设工程勘察企业资质、建设工程设计企业资质、监理企业资质、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

过多过细的资质分类导致的******的问题就是:容易导致过高的专业壁垒。如公路、铁路、水运、水利、信息产业、民航、航空航天等专业的资质分割,既不利于企业跨行业发展,也为跨部门行政管理的困难埋下伏笔。

与此同时,资质评审流于形式、资质管理方式僵化等等问题也出现了。

2)过分强调“企业规模”引发的市场乱象

仔细地看一下建筑资质等级申请要求,不难发现,《标准》其实有在隐隐的传达一种“导向”,简单说来就是要:高门槛、大规模。

而其对建企规模的强调,直接就导致了企业一味去追求规模的扩大。比起市场上的特级、一级资质的总承包商,小型企业的占比明显偏低,没有形成合理的以总承包为龙头,以专业承包为依托,以劳务分包为基础的合理分工协作关系。也因此整个建筑市场都显得有点“头重脚轻”。

当建企都把目光投在了“追求规模、追求资质”上的时候,“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反而被选择性的忽略了:已经拥有高资质等级的企业缺乏提升项目管理和技术水平的压力,转而通过“出卖资质”的方式收取材料费、管理费来获取利润。

对此,业内人士的解读是:“对于被挂靠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坐收渔利的好事,还可以通过这种挂靠工程获得虚假营业额从而进一步扩大公司规模。

拥有高资质的建企通过“出卖资质”获利——没有资质的施工单位通过“资质挂靠”接项目——没有行政资源的小公司采用“联合、借证、买证”等办法制作规模假象,攀附资质条件......

于是:层层转包、违法分包、证书挂靠等等行业乱象都出现了,建筑市场竞争混乱,工程质量和农民工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建筑企业资质申请困难,资质升级、延续需要用到大量的人员证书,这样人员证书一旦过期将会造成安全生产许可证不能延期、资质不能延续、资质不能升级等问题,对公司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被“松绑”的建企,被取消的建筑资质要求

如此种种,国家终于在14年开始布局了。

2014年7月,住建部出台《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坚持淡化工程建设企业资质的改革方向,探索从主要依靠资质管理等行政手段实施市场准入,逐步转变为充分发挥社会信用、工程担保、保险等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市场优胜劣汰”。

同年11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印发〈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的通知》,将专业承包资质由60个压缩至36个。

2015年,住建部发文取消《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中关于*********工法、专利、*********科技进步奖项、工程建设国家或行业标准等考核指标要求,对于申请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企业,不再考核上述指标。

2016年10月,住建部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取消注册建造师、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持有岗位证书的现场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的指标考核(除各类别最低等级外)。

2017年6月,住建部印发《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删去了对企业注册资本金、上缴营业税、企业经理、财务负责人、一级建造师数量、设计人员、工法数量、信息化等要求。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提出要“大幅压减企业资质资格认定事项,力争2020年底前将工程建设、测绘等领域企业资质类别、等级压减三分之一以上。”

截止目前,已经完成了12项建筑资质的合并,并取消了多个不必要的建筑资质。